海宁抗战中「斜桥三杰」之三——俞文奎

2025-11-12 16:56:10 华兴视野 庄月江
  俞文奎先生,家住斜桥镇西铁路北侧的俞家门。斜桥街上的人都叫他俞大队长,因为他当过海宁县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他的小弟俞文祥和他的两个儿子俞介寿、俞介法,在斜桥中心小学读书时,和我曾经是同学。
  俞文奎从军,是1936年。那一年,苏浙边区主任公署在嘉兴成立,立足备战。程森士、俞文奎等热血青年,由海宁县政府保送到苏浙边区主任公署社训队受训,学习军事知识。结业后回到海宁,俞文奎任县社训大队大队长。上任伊始,即组织各个乡镇青年,以及保甲长中的年轻人,成立社训分队,在沦陷前夕担负着维持治安、防谍肃奸、保卫乡土的使命。
  1937年9月28日,在笕桥上空空战中一架敌机被我空军击落,坠毁在桐乡县屠甸寺附近,两个飞行员一死一逃。俞文奎率斜桥、硖石两个社训分队开展地毯式搜索。那飞行员潜入我海宁后,沿铁路向上海方向逃窜,终于在硖石西郊鸡笼墩被发现。在劝降无效,日本飞行员掏枪顽抗时,被俞文奎击毙。
  1937年末,海宁沦陷不久,俞文奎即去绍兴如入贺扬灵将军组建的青年营,被派往第三中队任中队长,随抗日总队五支队渡江进入嘉兴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至1942年间,俞文奎率部参加了夜袭王店、驰援萧山、阻敌南进等战斗。期间,俞文奎的中队被编为浙西行署反敌行动队第一大队,任大队长,在海宁、崇德、桐乡地区独立作战,打击敌人。
  1942年10月初,在桐乡境内执行任务时,俞文奎不幸被俘,押解至长安伪军大队部审讯。伪军「大队附」(副大队长)毛金根(前驻王店伪军营长)亲自审问俞文奎,俞文奎正义凛然,不为所劝,反而侃侃而谈,晓以利害,劝其反正。
  毛金根在1938年冬国军「奇袭王店」的战斗中表现不力,曾遭日军上司斥责。他知道俞文奎是当年配合戴谷音的妇女营「奇袭王店」的青年营营长,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为人正直,甚为敬佩。俞文奎一席话,打动了早已有心归顺政府的毛金根。毛金根决定率部反正,随即同俞文奎商议归顺之策。毛金根耽心行动中的安全和反正后的出路。俞文奎即写信请毛金根派人送给崇德县大队长吴良玉,请吴良玉电告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贺扬灵复电「不究既往,纳入我军编制」。
  11月7日清晨,在国民党海宁县党部书记长、代自卫队大队长程森士的精心安排下,毛金根率部属七十余人(俞文奎也穿着伪军服装,混在伪军队伍中),携机枪七挺、步枪四十余支、手枪十多支,归顺国军。俞文奎亲自带着毛金根一行到天目山接受改编。《俞文奎智服毛金根》,一时间在浙西军旅中传为美谈。
  1943年,经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批准,俞文奎为大队长的浙西行署反敌行动队第一大队,抽出一个中队,作为海宁自卫大队的中坚力量,并征召本县青年百余人,成立海宁县自卫大队,俞文奎任大队长、杨建任副大队长。此后三年中,俞文奎和他的战友们,在被日本人占领的故乡大施拳脚了。
  自卫大队随顾达一县长进驻县境后,为了打击敌人的气焰,鼓舞人民的斗志,俞文奎策划了拔除北浦桥与硖石马桥之间日军据点的战斗,派出以副大队长为首的突击队,一夜之间全歼碉堡内八名日军,缴获大量武器与军用物资;同时率部分兵出击,攻克盐官、丰墅庙、伊桥、袁坝四处敌人据点,民心大振。
  俞文奎勇敢机智,善于应付不同情况。摄于俞大队长的威望,斜桥伪军分队长戴渭生意欲投诚。俞文奎认为,戴还是留在敌方合适,可随时为我方提供情报。1944年1月,春节将至,自卫队得到邻县土匪孙英杰部将到路仲掳掠的情报。俞文奎即密饬戴渭生率斜桥伪军出动拦截。戴部开进路仲,孙部知险而退。俞文奎导演了一出「以伪制匪」的大戏。
  驻盐官的伪浙江省保安队十大队一中队队长鲍自兴,是中共党员。鲍自兴控制的这支伪军中队,扼守过江渡口,有利于为浙东新四军运送物资。天长日久,偶有疏漏,引起了杭州敌特机关的怀疑。1944年12月,杭州敌伪派出一个十人情报组,到盐官侦查鲍自兴。这十人中,有一个叫陆屏,曾受过鲍自兴的救命之恩,因而将他们来盐官的目的透露给了鲍自兴。情急之中,鲍自兴将此事告诉了俞文奎,请俞文奎援手。因为这十人中,有一个陈某,正是当年海宁自卫队副大队长杨建受伤昏迷时,补射杨建一枪的特务。鲍自兴知道俞文奎一直在追捕陈某,约期请俞文奎攻打盐官。至期,俞文奎亲率一个分队,从东门突入盐官,将住在东门旅馆中的五人绑走,其中陈某在内。刚出东门,即将陈某枪毙于桑树地里。鲍自兴率队假作追捕不及而返。住在另外一个旅馆的五人慌了,要求回杭州。鲍自兴同意次日送他们到长安乘火车,同时将消息告诉俞文奎,约他在石井捕捉这五个特务。第二天,这五个特务在石井被俞文奎的伏兵俘获。
  1992年版《斜桥镇志》送审稿的大事记中,载:「1944年4月17日,国民党抗日武装人员进入伪斜桥区公所击毙伪区长张光瑞。」这是当时斜桥街上的一件大事。那个「抗日武装人员」,正是俞文奎派来的。那年我七岁,正和妈妈在灶间里吃早粥,突然听见隔壁几声枪响(我家西隔壁是漫画家米谷家的院子,几间空房,是伪区公所的办公室),一会,在元吉弄口开店的父亲回家说张光瑞被打死了,就打死在我家灶间隔壁的区公所灶间里。对很少发生传奇故事的小镇民众来说,这一英雄壮举,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茶余酒后的谈资,成了小镇居民的骄傲。在我幼小的心里,成了永远的记忆。
  海宁解放前夕,俞文奎率部起义,对海宁的和平解放作出过一定贡献。对此,张白怀、朱为先夫妇合着的回忆录《双叶集》中有简单的记述。抗战时,张白怀与俞文奎在天目山有过一面之交。1949年4月28日,中共党员张白怀以杭州《当代晚报》总编辑身份为掩护,受中国人民解放军「嘉湖独立游击支队」委派,到斜桥镇郊黄墩港俞文奎家中,策动俞文奎率部起义。5月2日上午,在盐官旅馆里,张白怀与陈伯亮、唐为平、陆文杰四人秘密会商,决定接受俞文奎率部起义,给他一个「海宁人民自卫团团长」名份。
  「5月3日早上,盐官已听到隆隆炮声,杭州解放了。我们决定海宁县实行和平解放……我与唐为平共同起草了一份《告海宁人民书》,署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嘉湖游击支队海宁人民自卫团团长俞文奎」,宣布自卫总队弃暗投明,跟共产党走。即日海宁和平解放。 
  「5月4日一大早,我与唐为平二人骑自行车去杭州向解放军报告。第二天又赶回去。随后组织各界群众代表,在城门外列队欢迎由副政委李彬山率领的解放军23军67师199团。海宁完全解放。」(张白怀、朱为先:《双叶集》P.140—141.)
  1980年春天,《浙江日报》文教组在天台国清寺开笔会。那时,张白怀先生刚平反回到浙江日报社不久。一次闲聊中,他知道我是海宁人,便问我晓不晓得俞文奎。我说我是斜桥人,住在镇上,俞文奎家就在镇郊,不到两里路,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弟弟,都是我读小学时的同学。我说俞文奎是被枪毙的,你怎么认识他?
  张白怀说俞文奎不该杀,杀错了,俞文奎是起义的,为海宁和平解放作出过贡献。也许因为我是斜桥人的缘故,白怀先生就将他在解放前夕如何到黄墩港俞文奎家里策反俞文奎的经过,以及他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嘉湖游击支队代表」的身份,如何任命俞文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嘉湖游击支队海宁人民自卫团」团长、海宁如何和平解放等往事,给我讲了一遍。他说,俞文奎案件,总有一天要平反的,他会联络当时的当事人,为死者伸张正义。
  此后十年间,经张白怀先生、鲍自兴先生、唐为平先生等当时地下党员的多方努力,寻找证人,核实材料,向海宁人民法院申诉。海宁市人民法院终于1991年8月组成合议庭,重审俞文奎案,撤消1951年1月9日海宁县人民法庭对俞文奎的刑事判决,改正为「按起义人员对待」,平反昭雪。

  庄月江:浙江省海宁县斜桥镇人,1938年9月生于崇德县(今桐乡市)骑塘桥镇郊外婆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主任编辑。退休前曾任衢州日报社副总编辑,兼任衢州市文联二届(1990一1995)副主席、衢州市作协一至三届副主席(1986—2000);曾任衢州市政协三届委员(1995—2000)。
  作品集有《闪光的路》《斜桥往事》《庄月江存稿》《这就是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纪事》等12部散文集。新闻论文《副刊呼唤专栏作家》获1990年中国报纸副刊年度论文一等奖,收入1990年《中国新闻年监》。《拯救首次轰炸日本本土的美国飞行员》一文,分别入选《衢州市军事志•丛录》与《衢州市市志•丛录》。









 
华兴报网站征稿
  题材不限,热点评论、新闻追踪、游记、散文、创业故事、留学经历、移民、工作生涯、美食心得等,以及相关专业文章,如科技、房地产、税务、医疗、健康、法律、移民等。邮箱:jssnjszxl@qq.com。
  美国华兴报发行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爱荷华州、北大科大州、南达科达州、伊利诺伊斯州、密苏里州、俄亥俄州和芝加哥市,每期发行一万份。
免责声明
  本站(网址:ChinaTribuneMN.com)凡标注来源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邮箱:jssnjszxl@qq.com,微信:jsjszxl),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