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华文化学院开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与实践课受各界好评

2018-12-16 19:06:21 美国华兴报 周俊
由湖北中华文化学院和德国明斯特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创新与实践培训课圆满结束。在近日举行的对来自湖北各界处级以上学员干部定性定量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战略传播的课程受益匪浅,对今后工作有实践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湖北中华文化学院推进教学科研改革,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探索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互融的路径和方式,为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探索新路径。

德国明斯特中国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德中城市管理对比研究,中国城市国际品牌策划,尤其对德中城市管理研究取得了许多前瞻性的成果。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领域,中心提出了很多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观点并做出了成功的实践案例:首次提出并实践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中国,首次提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编译出版了德国市场第一部中国城市童话故事《黄鹤楼童话故事》;提出并实践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由短期动态向长期静态可持续性转型,并首次将社会学的调研决策机制运用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被传媒介誉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新标杆。

本次讲座内容,德国明斯特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博士针对湖北作为文化大省的特点,通过实践案例,剖析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对城市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发挥传统文化的战略资源作用,对外树立城市形象,对内凝聚民心,以文化人,培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同时通过城市传统文化和品牌国际传播,促进城市国际合作转型升级。

这些生动的案例,图文并茂的讲解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并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大家不仅认真听讲,踊跃发言,而且积极互动,畅所欲言。

荆门掇刀区人大常委副主任田林说,湖北作为文化大省,每个县市都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数人都可以讲出本城市的一两个故事,但为什么我们的故事不能传播到国际上去,周博士不仅提出了问题,抓住问题的重点要点,更重要的是用成功的实践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和思路,解决了文化走出去的难点痛点,比如我们钟祥作为嘉靖皇帝的故乡,有与十三陵媲美的明显陵,是长寿之乡,还有蟠龙菜的故事,如何借助国际专业团队用科学的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挖掘这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些对我们城市文化走出去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自十堰市民用航空管理副局长丁晓红说,周博士在从黄鹤楼案例上升到理论总结中提出对外宣传,文旅,招商统筹规划的观点,打破以前各自为阵的格局,对我们很有启发,尤其是她们通过文化的传播,城市形象的品牌塑造,把城市产业链和国际接轨,为城市国际化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共赢点,把文化传播作深,做实,做透,最后带动城市国际合作的转型升级,我们从她们的做事风格上感受到了德国的工匠精神和精细化特质,这些对十堰国际化有非常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我们也十分期待和热诚欢迎她的团队能够通过对武当道教文化的传播,在国际上打出“仙山秀水汽车城“的十堰新名片。

来自黄石下陆区科协主席熊海玮说,黄鹤楼模式在文化传播中提出的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对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她们提出传播对象要精细化,精准化,对象要分类分层,因为对象决定方法,我想这不仅仅用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对我今后的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对全班学员进行的问卷调查中,98%的学员认为中华文化传播在城市国际化接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而目前普遍存在国际化专业团队匮乏,缺乏对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挖掘。学员们不仅自己受益于本课堂的教程,而且希望本地区其他相关部门也能多学习了解战略传播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路径,只有大家思路都打开,才能在与国际接轨中有新的作为,思路决定出路。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杨震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内涵,而且要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文化品牌的潜在价值,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德国明斯特中国研究中心在中华文化传播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且得到各界认可和赞赏。我们希望通过她们的成功案例分析解剖,给更多城市在国际上如何讲好城市文化故事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通过城市文化的交流传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推动我省与沿线各国城市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各领域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荣,为湖北从文化大省向强省转型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