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6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社区传播仍未阻断,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快字当头,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各地要加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储备,提升规模性疫情处置能力。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亿8358.6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亿4322.6万人。
近期,上海疫情发展迅速,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全国15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持上海,开展核酸检测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帮助提升医疗救治与核酸检测能力,将根据需要继续调派支援力量。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先生;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先生、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先生。
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请问目前全国总体疫情形势有什么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3月1日-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个省,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市中广东、山东、河北等均呈现向好态势,但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上海市疫情处于高峰期,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90000例,发生较多的社区传播,并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吉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60000例,长春市疫情持续进展,仍处于高位;吉林市主城区疫情波动下降。
从多地疫情有效控制证明从严从紧采取隔离、管控、封控、筛查等为核心的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是科学必要的,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既定方针。下一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继续指导各地提升应对规模性疫情的能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发生疫情后,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点地区,从紧从严、从早从快、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我国多点散发的情况持续存在,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根据病毒特点,随着天气转暖,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是否会好转?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我们的防控策略、以及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呈现的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很快会得到好转。
由于受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周边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疫情高位运行,使得我国“外防输入”压力特别大,一定要坚持落实疫情的“四早”政策,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四方责任,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明确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常态化防控的个人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核酸检测涉及的环节众多,随着核酸检测规模的激增,如何确保检测过程中环节的规范?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核酸检测整个过程确实非常复杂,从组织群众去采样点到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我们要求一方面要快速组织群众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要规范采样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避免集中的拥挤状态导致进一步传播的风险。我们在个体角度强调几个方面。
一是检测前,建议两小时之内最好不吃东西,这样避免采样过程中出现可能的呕吐、反胃等表现,同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我们建议提前30分钟不要喝水、不吃口香糖、避免喝酒。
二是检测过程中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相应动作,无论是鼻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都要配合医务人员的要求做相应的动作。
三是检测后也不要在采样点逗留太长时间,要立刻离开。也不要在采样点丢弃废弃物等等,采样回去以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卫生。
总之,通过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和积极配合,使核酸检测有序、安全的实施。谢谢。
澳门月刊澳门新闻通讯社记者
春季到了,对花粉过敏患者如何接种疫苗?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到了春季鲜花盛开的时候,有一些过去有花粉过敏症史的人开始出现发病,包括眼睛痒、打喷嚏、咳嗽,严重的还会出现哮喘合并症,有一些措施可以预防花粉过敏症发生,包括戴口罩、远离花粉环境。如果正在发生花粉过敏的也可以采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新冠疫苗中主要有五种禁忌症,对于花粉过敏的人来说不属于接种疫苗的禁忌。有三种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就不能打疫苗。一是过去接种过某一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出现过敏的不能接种;二是对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当中的某种成分过敏也不能接种;三是过去打过其他疫苗出现严重的过敏性反应也不能接种疫苗。需要强调的是,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如果自己正处在花粉过敏急性发作期,尤其是出现严重合并症的建议要缓种新冠病毒疫苗。另外我们一直强调接种疫苗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目的也是针对出现的急性过敏、严重反应等采取措施,及时救治。预防新冠、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接种疫苗是最好办法,对有花粉过敏史的可以接种疫苗的应该尽快接种疫苗,没有加强的符合接种条件的尽快去加强。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对于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治愈和确诊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在方舱医院可以接受到怎样的治疗?另外,一旦出现病情恶化应该怎么办?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无症状感染者包括潜伏期感染者,可能出现症状甚至病情进展。轻型病例个别可能出现疾病进展,尤其是年龄大、有基础病、以及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因此,我们强调在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时一定要有医务人员在场,在方舱医院里要安排医务人员和必要的诊疗设备,包括抢救设备、基本用药等等。
从2022年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明确要求方舱医院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医疗检测设备、抢救药品和氧气,保证方舱医院能够进行基本的病情监测和治疗,以及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转诊。
方舱医院收治的标准:我们强调主要收治有生活自理能力的60岁以下的无急性发作的基础病和精神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
诊疗要求有几个方面:一是有重症高风险的轻型病例,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一般的轻症病人可以用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中药。二是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高度关注有基础病的、年龄偏大的重症高风险人群,如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联系120车辆尽快的转到定点医院进一步的诊疗。
谢谢。
中评社记者
近期网友反映,一些重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特殊医疗需求人员面临住院难或者断药的风险,请问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封控区等居民其他重大疾病的救治诊疗工作?如何缓解群众到医疗机构就诊“最后一米”难题。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疫情防控和基本的医疗救治两方面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我们一直强调在疫情防控的状态下要解决公众正常的诊疗需求,尤其是重危患者的救治。疫情聚集期间,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看病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一系列手段保证这些病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这里联防联控机制强调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一方面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医院病房以及妇产科要有相应的应急区域或者缓冲病区,就是解决这些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重危患者的救治问题。第二方面,要求各地要统计孕产妇、透析人群、放化疗人群的基本底数,把本底摸清楚,建立台账,使这些病人得到有效跟踪随访,需要救治时能得到及时救治。对慢性长期用药患者要安排就近的医疗机构给予相应药物处方,包括一些慢性病,建议结合病情可以延长到12周的处方,并提供上门送药服务。对于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用药问题要有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包括慢性病的咨询问诊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优势,解决百姓足不出户的日常看病需求。
刚才提到看病“最后一米”的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出小区、进医院,所谓的“一出一进”,这里需要多部门的联动机制,配合120等急救机构,使120急救等便民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第二方面,运输过程中能够妥善安排交通工具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在这两方面需要各方面协调,必要时征用政府车辆、志愿者的车辆,来保证点对点的接送服务。
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上周发布会提到目前形势下实现“动态清零”的主要挑战就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隐匿性强、速度快的特点提升监测系统灵敏性,以便能够更早的发现疫情,请问怎样才能更早发现疫情?另外,在当前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能够快速找到密切接触者,让他们配合进行医学观察?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外防输入”方面,一是强调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境外进入的感染者;二是强调涉及境外冷链或货物运输的人每日监测,及时发现“物传人”后继发的“人传人”。这两项措施,都旨在将境外输入的疫情,发现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这是发现最早、控制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外防输入”策略措施。
在“内防反弹”方面,一是要加强新冠疫情地区的人员流动控制,严防感染者流出,将新冠疫情带入非疫情地区,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强门诊就诊者监测,对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进行核酸检测。三是出现咽喉红肿或疼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可以用抗原筛查方法做自我检测,如果发现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以便妥善处置。
及时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是早发现的重要措施。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目前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感染者共同工作、生活的人,以及近距离接触的人;二是利用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进一步进行风险排查,发现密切接触者。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最新进展如何?特别是加强免疫的接种情况如何?60岁以上老人接种的进展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目前我们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亿8358.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亿7872.4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322.6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1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9.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1951.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苗接种加上有效的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组织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近期我们对老年人群接种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省份在实际工作中,开拓了思路,创新了服务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按程序完成预防接种。在此我再次呼吁,请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有关专家介绍,本轮吉林疫情中重型以及危重型病人出现高龄、接种疫苗比例低,以及基础疾病比较严重的特点。请问,这是否进一步佐证了在面对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如果老年人不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将面临更大的重症风险?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你说到这个消息,我们也关注到了。我们看到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中,接种疫苗两针的比例仅为15%左右,和刚才雷局长所说的全国的接种水平相差还是很大的。重症患者也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高龄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没有疫苗之前,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风险因素,一个是高年龄,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接种疫苗。刚才您也提到奥密克戎,其实奥密克戎变异株除了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有传播过程隐匿,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后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让我们把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的措施关口前移,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方面起到了作用。
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评价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有效性时用了一个词“目前我们现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极其有效”或者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效”,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于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作用的证实。这里要强调一下,没有打疫苗的人如果打了疫苗,要产生保护作用要有一段时间,通常是全程之后14天之后会产生比较好的作用。这里强调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应尽快接种疫苗,尤其是现在在奥密克戎流行阶段传播风险增大的情况下。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
前段时间发布的第三版核酸检测指南中提到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请问医疗废弃物处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核酸检测包括采样、送检、检测以及报告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环节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医疗废弃物,所以这些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处理不当可能有潜在导致传播的风险。《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首先,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流程,做好废弃物的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转运等等各个各项工作。第二,要求整个包装严格按照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弃物,确保封口严密,整个过程没有破损、渗漏。第三,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理专班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转运单位、转运点、贮藏点等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专门保障。第四,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求是当日清运,核酸检测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在有暂存条件的可以暂存,但是不超过两天。超过暂存量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快速有效措施,与收运单位进行积极协调,保证及时的转运处理。
当然,还有转运医疗废弃物时要避免在大风、雷雨等等天气情况下转运,避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废弃物的泄露。还有,收运单位要进行相应优化,包括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事先的规范和管理。
谢谢。
新京报记者
上一次联防联控的新闻发布会提到对奥密克戎已经开展一些研究,包括对它的感染率和致死率,也提到了同一阶段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要超过德尔塔,请问目前对奥密克戎的研究还有哪些进展?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死亡人数高于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对外国公开数据的再分析。比如,英国2021年8-10月,即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16人死于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即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22人死于新冠。同样,美国在2021年8-10月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0人死于新冠,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2人死于新冠。
根据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截止4月5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累计8136名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0%。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高出很多。
今年1至3月,我国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第一,早发现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完全规避了大量病例出现对医疗资源挤兑造成的死亡。第二,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管理,以便对轻症转成重症的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规避了他们的危重或者死亡的发生。第三,对于重症病例,特别是危重病例,采用恢复期血浆或特效中和抗体,有效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死亡。第四,广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与同源疫苗接种相比,序贯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果有没有什么不同?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目前我们看到使用的各种新冠病毒疫苗当中,随着时间推移都出现了保护水平下降的情况。采用增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的免疫策略,提高保护效果或免疫效果,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奥密克戎流行的真实世界当中,看到接种三剂次灭活疫苗后其保护效果与两剂次疫苗相比,不但免疫水平大幅提高,而且有研究显示保护效果增加显著。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异源接种加强免疫,也有研究数据显示,抗体滴度增加的幅度比同源加强免疫更高。
国家确定了同源加强免疫和异源加强免疫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免疫水平、提高保护效果。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应种尽种,这是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从目前报告情况看,本土新增感染者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有人说奥密克戎危害小,请问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目前,我国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从整体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奥密克戎本身毒株毒力相对有所下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比较少,肺炎发生率比较低。第二方面,因为目前疫苗接种的本底之下,疫苗接种人群重症比例明显是低的。第三是主动核酸筛查,很多病人是在潜伏期发现的,所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相对是高的。此外年轻人、青壮年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比较高。
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是相对既往毒株而言,目前看它的危害性仍然高于所谓流感,尤其在未接种疫苗或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从香港特区数据显示,目前110多万感染者,死亡8000多例,病死率是0.7%,这个病死率远高于流感的病死率。另外,香港疫情数据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疫苗接种与否与病死率关系密切。香港病死人群数据看,没有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种一针的病死率0.96%,接种两针的病死率是0.14%,接种三针的病死率0.03%。从这个数据来看,三针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感染后的病死率。
目前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策略。另一方面,一定要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加强疫苗接种力度,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从目前数据看,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接种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在这里呼吁广大的老年朋友要积极地接种疫苗,尤其是加强免疫,第三针的接种至关重要,只有把老年人等有基础病的高风险人群保护好,按程序接种疫苗,才能真正降低奥密克戎的危害性。谢谢。
中新社记者
新冠病毒最近又出现了新的变种XE,世卫组织称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病毒还会继续进化,但是人体免疫力可能因为疫苗接种或者病毒感染而增强,所以新冠病毒所导致的疾病的严重性反而会降低。请问专家对此有何研判,我们是否做好相应准备,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注意到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XE的相关报道,并密切追踪该新毒株在传播流行范围、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研究进展。在对过去两年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RNA这类病毒的认识,我们一直认为,新冠病毒变异是持续发生的常见事件。所以,对于出现新的变异毒株是有准备的。
无论新冠病毒怎么变异,我们采取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所谓“四早”措施,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群众采取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我们还密切关注诊断试剂能否继续适用新的变异毒株的实验室诊断;现有的疫苗是否能够预防新变异毒株的感染、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的效果等。这些新的认识,对于是否更新诊断试剂、是否更新疫苗等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吴尊友先生,谢谢以上几位嘉宾,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也欢迎大家有问题随时发给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社区传播仍未阻断,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快字当头,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各地要加强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储备,提升规模性疫情处置能力。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亿8358.6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2亿4322.6万人。
近期,上海疫情发展迅速,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已从全国15个省份调派医务人员3.8万余人和每日238万管核酸检测的能力支持上海,开展核酸检测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帮助提升医疗救治与核酸检测能力,将根据需要继续调派支援力量。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先生;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先生、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先生。
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请问目前全国总体疫情形势有什么特点?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3月1日-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个省,总体呈现流行范围广,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病例及续发疫情多发等特点。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市中广东、山东、河北等均呈现向好态势,但上海和吉林疫情仍处于发展状态。上海市疫情处于高峰期,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90000例,发生较多的社区传播,并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吉林省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60000例,长春市疫情持续进展,仍处于高位;吉林市主城区疫情波动下降。
从多地疫情有效控制证明从严从紧采取隔离、管控、封控、筛查等为核心的措施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是科学必要的,可以实现“动态清零”的既定方针。下一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继续指导各地提升应对规模性疫情的能力,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发生疫情后,抓住主要矛盾,聚焦重点地区,从紧从严、从早从快、从细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我国多点散发的情况持续存在,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根据病毒特点,随着天气转暖,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是否会好转?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种疫情状态持续的时间,取决于我们的防控策略、以及防控措施落实的力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近期呈现的疫情多点散发的形势很快会得到好转。
由于受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影响,特别是周边国家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疫情高位运行,使得我国“外防输入”压力特别大,一定要坚持落实疫情的“四早”政策,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落实四方责任,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理解和配合防疫工作的开展,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明确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常态化防控的个人措施落实到位,例如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核酸检测涉及的环节众多,随着核酸检测规模的激增,如何确保检测过程中环节的规范?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核酸检测整个过程确实非常复杂,从组织群众去采样点到样本采集、核酸检测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我们要求一方面要快速组织群众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要规范采样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避免集中的拥挤状态导致进一步传播的风险。我们在个体角度强调几个方面。
一是检测前,建议两小时之内最好不吃东西,这样避免采样过程中出现可能的呕吐、反胃等表现,同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我们建议提前30分钟不要喝水、不吃口香糖、避免喝酒。
二是检测过程中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相应动作,无论是鼻拭子还是口咽拭子,都要配合医务人员的要求做相应的动作。
三是检测后也不要在采样点逗留太长时间,要立刻离开。也不要在采样点丢弃废弃物等等,采样回去以后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卫生。
总之,通过核酸检测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和积极配合,使核酸检测有序、安全的实施。谢谢。
澳门月刊澳门新闻通讯社记者
春季到了,对花粉过敏患者如何接种疫苗?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到了春季鲜花盛开的时候,有一些过去有花粉过敏症史的人开始出现发病,包括眼睛痒、打喷嚏、咳嗽,严重的还会出现哮喘合并症,有一些措施可以预防花粉过敏症发生,包括戴口罩、远离花粉环境。如果正在发生花粉过敏的也可以采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新冠疫苗中主要有五种禁忌症,对于花粉过敏的人来说不属于接种疫苗的禁忌。有三种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就不能打疫苗。一是过去接种过某一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出现过敏的不能接种;二是对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当中的某种成分过敏也不能接种;三是过去打过其他疫苗出现严重的过敏性反应也不能接种疫苗。需要强调的是,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如果自己正处在花粉过敏急性发作期,尤其是出现严重合并症的建议要缓种新冠病毒疫苗。另外我们一直强调接种疫苗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目的也是针对出现的急性过敏、严重反应等采取措施,及时救治。预防新冠、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接种疫苗是最好办法,对有花粉过敏史的可以接种疫苗的应该尽快接种疫苗,没有加强的符合接种条件的尽快去加强。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对于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治愈和确诊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在方舱医院可以接受到怎样的治疗?另外,一旦出现病情恶化应该怎么办?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无症状感染者包括潜伏期感染者,可能出现症状甚至病情进展。轻型病例个别可能出现疾病进展,尤其是年龄大、有基础病、以及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因此,我们强调在管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时一定要有医务人员在场,在方舱医院里要安排医务人员和必要的诊疗设备,包括抢救设备、基本用药等等。
从2022年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明确要求方舱医院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医疗检测设备、抢救药品和氧气,保证方舱医院能够进行基本的病情监测和治疗,以及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转诊。
方舱医院收治的标准:我们强调主要收治有生活自理能力的60岁以下的无急性发作的基础病和精神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
诊疗要求有几个方面:一是有重症高风险的轻型病例,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尤其是抗病毒治疗。一般的轻症病人可以用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中药。二是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要高度关注有基础病的、年龄偏大的重症高风险人群,如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联系120车辆尽快的转到定点医院进一步的诊疗。
谢谢。
中评社记者
近期网友反映,一些重症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特殊医疗需求人员面临住院难或者断药的风险,请问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封控区等居民其他重大疾病的救治诊疗工作?如何缓解群众到医疗机构就诊“最后一米”难题。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疫情防控和基本的医疗救治两方面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我们一直强调在疫情防控的状态下要解决公众正常的诊疗需求,尤其是重危患者的救治。疫情聚集期间,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看病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一系列手段保证这些病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这里联防联控机制强调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相应的要求,一方面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医院病房以及妇产科要有相应的应急区域或者缓冲病区,就是解决这些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重危患者的救治问题。第二方面,要求各地要统计孕产妇、透析人群、放化疗人群的基本底数,把本底摸清楚,建立台账,使这些病人得到有效跟踪随访,需要救治时能得到及时救治。对慢性长期用药患者要安排就近的医疗机构给予相应药物处方,包括一些慢性病,建议结合病情可以延长到12周的处方,并提供上门送药服务。对于封控区、管控区的群众用药问题要有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包括慢性病的咨询问诊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优势,解决百姓足不出户的日常看病需求。
刚才提到看病“最后一米”的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出小区、进医院,所谓的“一出一进”,这里需要多部门的联动机制,配合120等急救机构,使120急救等便民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发挥作用。第二方面,运输过程中能够妥善安排交通工具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在这两方面需要各方面协调,必要时征用政府车辆、志愿者的车辆,来保证点对点的接送服务。
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上周发布会提到目前形势下实现“动态清零”的主要挑战就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隐匿性强、速度快的特点提升监测系统灵敏性,以便能够更早的发现疫情,请问怎样才能更早发现疫情?另外,在当前条件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能够快速找到密切接触者,让他们配合进行医学观察?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外防输入”方面,一是强调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境外进入的感染者;二是强调涉及境外冷链或货物运输的人每日监测,及时发现“物传人”后继发的“人传人”。这两项措施,都旨在将境外输入的疫情,发现在第一代病例,疫情控制在第一代病例。这是发现最早、控制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外防输入”策略措施。
在“内防反弹”方面,一是要加强新冠疫情地区的人员流动控制,严防感染者流出,将新冠疫情带入非疫情地区,造成新的疫情。二是加强门诊就诊者监测,对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或感冒的病人,进行核酸检测。三是出现咽喉红肿或疼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可以用抗原筛查方法做自我检测,如果发现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以便妥善处置。
及时发现每个感染者的传播链上的密切接触者,是早发现的重要措施。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发现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目前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询问感染者共同工作、生活的人,以及近距离接触的人;二是利用大数据发现“时空伴随者”,进一步进行风险排查,发现密切接触者。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最新进展如何?特别是加强免疫的接种情况如何?60岁以上老人接种的进展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目前我们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4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2亿8358.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亿7872.4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322.6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0.70%,全程接种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8.1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569.3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1951.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418.2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282.3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4658.2万人。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苗接种加上有效的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组织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近期我们对老年人群接种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省份在实际工作中,开拓了思路,创新了服务模式,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按程序完成预防接种。在此我再次呼吁,请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有关专家介绍,本轮吉林疫情中重型以及危重型病人出现高龄、接种疫苗比例低,以及基础疾病比较严重的特点。请问,这是否进一步佐证了在面对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时,如果老年人不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将面临更大的重症风险?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你说到这个消息,我们也关注到了。我们看到在吉林有一所定点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中,接种疫苗两针的比例仅为15%左右,和刚才雷局长所说的全国的接种水平相差还是很大的。重症患者也确实出现了高龄未接种疫苗和高龄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没有疫苗之前,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风险因素,一个是高年龄,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因素,就是没有接种疫苗。刚才您也提到奥密克戎,其实奥密克戎变异株除了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还有传播过程隐匿,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后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最好的措施还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让我们把减少重症和减少死亡的措施关口前移,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方面起到了作用。
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在评价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有效性时用了一个词“目前我们现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极其有效”或者说“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效”,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于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作用的证实。这里要强调一下,没有打疫苗的人如果打了疫苗,要产生保护作用要有一段时间,通常是全程之后14天之后会产生比较好的作用。这里强调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应尽快接种疫苗,尤其是现在在奥密克戎流行阶段传播风险增大的情况下。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
前段时间发布的第三版核酸检测指南中提到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理,请问医疗废弃物处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核酸检测包括采样、送检、检测以及报告等多个环节。在所有环节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医疗废弃物,所以这些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处理不当可能有潜在导致传播的风险。《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专门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首先,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流程,做好废弃物的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转运等等各个各项工作。第二,要求整个包装严格按照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弃物,确保封口严密,整个过程没有破损、渗漏。第三,建立医疗废弃物处理专班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转运单位、转运点、贮藏点等等一系列环节都要有专门保障。第四,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疗废弃物要求是当日清运,核酸检测机构产生的废弃物在有暂存条件的可以暂存,但是不超过两天。超过暂存量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快速有效措施,与收运单位进行积极协调,保证及时的转运处理。
当然,还有转运医疗废弃物时要避免在大风、雷雨等等天气情况下转运,避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废弃物的泄露。还有,收运单位要进行相应优化,包括车辆调度、路线安排等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事先的规范和管理。
谢谢。
新京报记者
上一次联防联控的新闻发布会提到对奥密克戎已经开展一些研究,包括对它的感染率和致死率,也提到了同一阶段奥密克戎导致的死亡人数要超过德尔塔,请问目前对奥密克戎的研究还有哪些进展?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于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死亡人数高于同期德尔塔毒株流行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对外国公开数据的再分析。比如,英国2021年8-10月,即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16人死于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即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22人死于新冠。同样,美国在2021年8-10月的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0人死于新冠,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死亡率是每10万人口42人死于新冠。
根据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截止4月5日,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6万人感染,累计8136名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70%。由奥密克戎引发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还高出很多。
今年1至3月,我国累计报告病例十余万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新冠肺炎病死率低的原因是一直在采取多项措施预防或减少死亡。第一,早发现疫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完全规避了大量病例出现对医疗资源挤兑造成的死亡。第二,对所有感染者进行管理,以便对轻症转成重症的病例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提供医疗服务,规避了他们的危重或者死亡的发生。第三,对于重症病例,特别是危重病例,采用恢复期血浆或特效中和抗体,有效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死亡。第四,广泛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与同源疫苗接种相比,序贯加强免疫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果有没有什么不同?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目前我们看到使用的各种新冠病毒疫苗当中,随着时间推移都出现了保护水平下降的情况。采用增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的免疫策略,提高保护效果或免疫效果,尤其是对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已成为全球共识。
在奥密克戎流行的真实世界当中,看到接种三剂次灭活疫苗后其保护效果与两剂次疫苗相比,不但免疫水平大幅提高,而且有研究显示保护效果增加显著。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异源接种加强免疫,也有研究数据显示,抗体滴度增加的幅度比同源加强免疫更高。
国家确定了同源加强免疫和异源加强免疫策略,都是为了提高免疫水平、提高保护效果。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应种尽种,这是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
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从目前报告情况看,本土新增感染者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有人说奥密克戎危害小,请问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
目前,我国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从整体来看,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奥密克戎本身毒株毒力相对有所下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下呼吸道感染比较少,肺炎发生率比较低。第二方面,因为目前疫苗接种的本底之下,疫苗接种人群重症比例明显是低的。第三是主动核酸筛查,很多病人是在潜伏期发现的,所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相对是高的。此外年轻人、青壮年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比较高。
奥密克戎毒株毒力下降是相对既往毒株而言,目前看它的危害性仍然高于所谓流感,尤其在未接种疫苗或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从香港特区数据显示,目前110多万感染者,死亡8000多例,病死率是0.7%,这个病死率远高于流感的病死率。另外,香港疫情数据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疫苗接种与否与病死率关系密切。香港病死人群数据看,没有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种一针的病死率0.96%,接种两针的病死率是0.14%,接种三针的病死率0.03%。从这个数据来看,三针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感染后的病死率。
目前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策略。另一方面,一定要积极推动疫苗接种,加强疫苗接种力度,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从目前数据看,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接种疫苗后可以有效降低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在这里呼吁广大的老年朋友要积极地接种疫苗,尤其是加强免疫,第三针的接种至关重要,只有把老年人等有基础病的高风险人群保护好,按程序接种疫苗,才能真正降低奥密克戎的危害性。谢谢。
中新社记者
新冠病毒最近又出现了新的变种XE,世卫组织称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病毒还会继续进化,但是人体免疫力可能因为疫苗接种或者病毒感染而增强,所以新冠病毒所导致的疾病的严重性反而会降低。请问专家对此有何研判,我们是否做好相应准备,如何应对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注意到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XE的相关报道,并密切追踪该新毒株在传播流行范围、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研究进展。在对过去两年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RNA这类病毒的认识,我们一直认为,新冠病毒变异是持续发生的常见事件。所以,对于出现新的变异毒株是有准备的。
无论新冠病毒怎么变异,我们采取的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所谓“四早”措施,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群众采取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都能有效地控制疫情。
我们还密切关注诊断试剂能否继续适用新的变异毒株的实验室诊断;现有的疫苗是否能够预防新变异毒株的感染、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的效果等。这些新的认识,对于是否更新诊断试剂、是否更新疫苗等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吴尊友先生,谢谢以上几位嘉宾,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也欢迎大家有问题随时发给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